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国庆·医线|生命的第一声礼赞:国庆产房里的温暖守护

发布日期:2025-10-04    作者:宋蓓蕾    来源:     点击:[]

 

|当晨曦微露,国旗飘扬,她们用温暖的双手托起新生的希望,让每一个生命的初啼都成为这个节日最动人的祝福。

十月清晨,产房的灯光总是亮得格外早。贺园园仔细调整着手中的温热毛巾。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她二十多年的助产生涯中已重复了上万次——为每一位分娩中的产妇擦去汗水,毛巾的温度必须恰到好处。

国庆节的产房,充满着比平日更加浓烈的期待与喜悦。

节日的产房:生命与国家的双重礼赞

国庆期间的产房,总是格外忙碌而又充满仪式感。

“好多人都想生个国庆宝宝,这种美好的向往我们非常理解。”贺园园微笑着说,“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会尽可能满足大家的心愿。”

但在她看来,“孩子选的日子都是好日子”——这句朴素的话,道出了对生命自然规律的尊重。在她的理念里,生命的降临本就是一种自然的恩赐,值得被温柔以待。

就在采访当天,一位二胎妈妈特意送来锦旗,回忆起分娩时的经历:“当时我害怕再经历一次生产的疼痛,非要剖宫产。是贺护士长一次次耐心开导,分析利弊,最终让我有信心选择顺产。”

从喂温水、擦汗到贴心地为产妇编辫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蕴含着产房医护人员最真诚的关怀。“擦汗的毛巾必须是温热的”——这个温暖的规定,已经在产房延续了多年。

生命的仪式:国旗下的新生

在贺园园看来,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值得被郑重对待,而在国庆这天出生的“国庆宝宝”,更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我们会在国旗旁为新生儿拍摄第一张照片,让新生命在国旗下开启人生的旅程。”贺园园的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同时,我们鼓励妈妈们为孩子写下第一份寄语,许下最美好的祝愿。”

每当亲手迎接一个“国庆宝宝”,听到那声响亮的啼哭,贺园园总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连接:“新生儿的啼哭是这个节日里最动听的乐章,而家属的笑容则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难忘时刻:危难中的生命曙光

2023年国庆节,贺园园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

一位从县医院转来的难产产妇情况危急:“当时是臀位,孩子的一只脚已经娩出,来不及进行手术,宫口却尚未开全。”贺园园回忆起那个紧张的时刻,“这对助产士的技术是极大的考验。”

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她准确把握住关键时机,最终确保了母婴平安。

另一个让她记忆犹新的,是一位来自白水的特殊产妇——既是聋哑人,智力发育也不健全。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产妇极不配合,直到孩子平安降生,被抱到她面前的那一刻,她也流下了眼泪。“这是母爱的本能。”贺园园和同事们在纸上写下:“你很棒,你以后就是妈妈了,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小宝宝。”而产妇则用竖起的大拇指回应了这份温暖。

变革中的坚守:科技与温度并存

从2008年那个不足50平米的简易产房,到如今每年迎接3300多个新生命,贺园园见证了这个领域的巨大变迁。

听筒被智能母胎监护取代,分娩方式也从“忍受疼痛”进化到“舒适生产”。然而,在贺园园看来,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扎实的基本功永远不可或缺。“先进的设备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但及时识别产程异常,化险为夷的专业能力,才是一个优秀助产士的核心价值。”她说。

面对希望在国庆当天进行“择时剖宫产”的家属,贺园园总是耐心沟通:“生命自有其节奏,在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尊重这个过程。”

传承与奉献:母子两代人的理解

让贺园园感到欣慰的是,她的付出得到了家人最深切的理解。

提到儿子,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每次夜班出门,儿子都会懂事地说:‘妈妈去吧,那些小宝宝更需要你。’”这样的理解,让她既欣慰又感动。

如今,作为年轻助产士的导师,她特别重视精神的传承:“我们要在精进技艺的同时,永葆仁爱之心,将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国庆的产房,依然忙碌而充满希望。贺园园穿梭在待产室之间,时而为产妇擦拭汗水,时而轻声鼓励。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新生命,更是祖国的未来。”她的话语轻柔而坚定。这时,产房里传来一声清亮的啼哭——又一个小生命在国庆的晨曦中,开始了他的精彩人生。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贺园园和她的同事们依然坚守在产房这方天地,用专业与温暖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降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命守护者”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