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大约相当于体重的1.5%~2.0%;是骨形成的重要成分,如果钙摄入不足,在小孩来说容易引起生长迟缓或佝偻病,在成人来说就出现骨的合成不良,会产生骨质疏松。成年之前,身体的骨量在不断增多,当达到“峰值骨量”后就不再增加了,这个峰值大多数人都发生在30岁左右,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的骨量开始下降。缺钙的时候,骨代谢呈现一个负平衡,会加重骨质疏松。
尽管大家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近年流调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达不到成年人推荐摄入量的一半。那么如何提高膳食钙摄入量,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
01补钙误区
喝骨头汤补钙
骨头汤含钙量低,大约是牛奶的1/20。加醋可以增加钙的溶出,不过加醋后的钙溶出量也还是很少,并且骨头汤的味道已经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了。骨头汤不仅补钙效果差,而且也并非民间传言的营养丰富。骨头汤的“浓白”来自脂肪,“黏稠”来自胶原蛋白,“味道鲜美”来源于谷氨酸盐和核苷酸盐。这些成分都不是身体所需的营养,摄入过多反而对身体有不利影响。炖煮的时间越长就溶出得越多,中老年人或者肥胖、“三高”人群更不宜饮用。
海带补钙最理想
海带经常被放在骨头汤里面,被认为是理想的补钙汤品。海带里面的钙很多,但只限于干海带。可是干海带谁能大量吃呢?一旦吸了水,钙含量就不算多了。而且,海带含有的褐藻胶等可溶性膳食纤维,会使海带中的钙难以释放。因此,依靠海带补钙并不理想。
02中国居民膳食参考钙摄入量

03膳食补钙“谁最强”
奶及奶制品钙利用率高,而且其中含有维生素D、乳糖、必须氨基酸、酪蛋白磷肽及酸奶中的乳酸,都可促进钙的利用。
 
  
   | 食品 | 含钙量(100克可食部的含钙量) | 
  
   | 奶酪(干酪) | 799毫克 | 
  
   | 全脂牛奶粉 | 676毫克 | 
  
   | 酸奶 | 118毫克 | 
  
   | 酸奶(脱脂) | 146毫克 | 
  
   | 牛乳 | 104毫克 | 
  
   | 强化牛乳(强化VA,VD) | 140毫克 | 
 
豆制品含钙量比大豆本身丰富,且更易吸收,其中越“结实”的豆制品含钙量越高。
 
  
   | 食品 | 含钙量(100克可食部的含钙量) | 
  
   | 千张 | 313毫克 | 
  
   | 豆腐干 | 308毫克 | 
  
   | 豆腐丝 | 204毫克 | 
  
   | 豆腐 | 164毫克 | 
 
海产品其中虾皮打成粉可提高钙吸收率,做菜的时候当调味品用。
 
  
   | 食品 | 含钙量(100克可食部的含钙量) | 
  
   | 虾皮 | 991毫克 | 
  
   | 河虾 | 325毫克 | 
  
   | 泥鳅 | 299毫克 | 
  
   | 海参(水浸) | 240毫克 | 
  
   | 黑鱼 | 152毫克 | 
  
   | 牡蛎 | 131毫克 | 
 
坚果类油脂含量较多,热量高,大量食用会引起肥胖症和高脂血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10克左右。
 
  
   | 食品 | 含钙量(100克可食部的含钙量) | 
  
   | 炒榛子 | 815毫克 | 
  
   | 黑芝麻 | 780毫克 | 
  
   | 白芝麻 | 620毫克 | 
  
   | 炒花生仁 | 284毫克 | 
  
   | 炒杏仁 | 141毫克 | 
 
叶菜类特别是绿叶蔬菜,除了含钙,还富含钾、镁、维生素C等营养素。(绿叶蔬菜内草酸较多,会影响钙吸收,只要在沸水中焯3~5秒,就可除掉大部分草酸。)
 
  
   | 食品 | 含钙量(100克可食部的含钙量) | 
  
   | 胡萝卜缨(红) | 350毫克 | 
  
   | 金针菜 | 301毫克 | 
  
   | 芥菜(雪里红) | 230毫克 | 
  
   | 苋菜(绿) | 187毫克 | 
  
   | 乌塌菜 | 186毫克 | 
  
   | 苋菜(紫) | 178毫克 | 
  
   | 油菜苔 | 156毫克 | 
  
   | 毛豆 | 135毫克 | 
  
   | 芥蓝 | 128毫克 | 
  
   | 油菜 | 108毫克 | 
 
时令野菜
 
  
   | 食品 | 含钙量(100克可食部的含钙量) | 
  
   | 苜蓿 | 713毫克 | 
  
   | 荠菜 | 294毫克 | 
  
   | 地肤(扫帚菜) | 281毫克 | 
  
   | 茵陈蒿 | 257毫克 | 
  
   | 蒲公英叶 | 216毫克 | 
 
04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一、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储存,但过量也会促进钙排泄,故而应适量供给。其中奶中的乳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骨中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都含胶原蛋白核弹性蛋白,是合成骨基质的重要原料,大豆中的异黄酮可减少骨钙丢失,宜选用。
二、多晒太阳。除了补充钙,还需要有充足的维生素D才能促进肠道的钙吸收,而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一般建议上午11时~下午3时,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当然,也要注意避开强光,以免皮肤被晒伤。海鱼和动物肝脏中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高。

三、坚持科学运动。任何年龄段的人,预防骨质疏松都需要坚持科学运动。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处于生长期,运动对骨量积累有很大帮助,尽量让“峰值骨量”最大化。有研究表明,跑跳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打排球等)对骨量累积效果更佳。对于成年人来说,推荐规律的身体负重锻炼(比如跑步、各种球类运动等),一周锻炼五次,每次锻炼30分钟~1小时,锻炼能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反应能力,降低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