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在医疗服务的道路上,每一次创新都是对生命的深情致敬,每一次改进都是对职责的深刻践行。儿科,作为守护生命之初的温暖港湾,始终致力于以更优质、更安全、更贴心的服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从提升护士的急诊急救能力,到改善患儿佩戴腕带的舒适度,儿科的医护人员正以不懈的努力,将每一次医疗行为转化为爱的传递,让每一个细节都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
强化急救技能,铸就生命防线
为了全面提升护士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多病种抢救配合效率,儿科于3月18日组织开展了一场贴近实战的多场景急救模拟演练。此次演练预设了包括哮喘持续状态、呼吸衰竭、呼吸心跳骤停、重度脱水、癫痫持续状态、心律失常、溺水以及过敏性休克在内的八大紧急医疗场景,旨在全方位考验并提升护士们的综合急救能力。演练中,每组2-3名护士随机抽选场景,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她们需迅速做出判断,启动急救流程,整个模拟过程紧张而有序,逼真再现了真实的抢救现场。
在持续变换的模拟场景中,护士们不断轮换角色,确保每位护士都能亲身体验并掌握各项关键操作。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不仅覆盖了所有参与护士,更重要的是,在实战化的演练过程中,她们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识别并解决问题,不断总结不足,纠正细节疏漏。通过这一系列系统而严谨的训练,儿科护士团队的抢救配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严密、严谨、有序的抢救配合标准,为未来实际抢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患儿的生命安全构筑起了一道更加坚实的防线。
腕带革新,温暖守护每一寸肌肤
在儿科病房的温馨角落,一项看似微不足道的创新正悄然改变着患儿与医疗信息之间的联系——福气红绳腕带与弹力垫腕带的诞生,标志着儿童医疗腕带从“冰冷工具”向“温暖守护”的华丽转身。长期以来,传统硬质塑料腕带带来的皮肤压痕、过敏甚至溃烂问题,以及频繁脱落导致的核对困扰,一直是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心头之患。而今,两位护士的创新举措,正以温情和智慧,为这一问题画上句号。
福气红绳腕带,灵感源自中国传统“护身红绳”,蕴含着对患儿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内芯采用柔软亲肤、安全无毒的材料,手工编织的每一寸红绳都独一无二,既保证了信息的清晰标注,又为宝宝带来了舒适无束缚的佩戴体验。可调节设计,满足不同年龄段宝宝的需求,让红绳不仅是身份的标识,更是爱的传承。
而弹力垫腕带,则采用医用网状弹力绷带,柔软透气,有效减少皮肤摩擦与过敏风险。弹性设计贴合手腕,避免传统腕带过紧或过松的弊端,提升佩戴舒适度的同时,确保信息的稳固展示。网状结构促进空气流通,降低皮肤潮湿,为患儿带来更加贴心的保护。
这两项创新成果,有效解决了婴儿及儿童年龄段腕带佩戴的难题,赢得了患儿家属的广泛赞誉。在儿科,每一次创新都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患儿细致入微的关怀与爱护。福气红绳与弹力垫腕带,正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让爱与温暖在每一次佩戴中传递,让红绳系住平安,让关爱永伴左右。这不仅是对传统医疗腕带的革新,更是儿科医护人员对“以患儿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