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医疗动态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动态 > 科室动态 > 正文

站立重生:康复医学科个性化站立训练唤醒患者行走的希望

发布日期:2025-07-21    作者:康复医学科 安鹏飞    来源:     点击:[]


 

在渭南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训练大厅45岁的张女士在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指导和减重步行训练系统的辅助下,正在进行他中风后的第一次站立训练。双脚重新接触地面,的脸上露出了患病2个月来的第一个灿烂笑容



为了给予长期卧床及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康复支持,康复医学科深化个性化站立训练康复服务,助力患者缩短康复周期,提升生活质量。先生曾因脊髓损伤四肢活动困难反复咳嗽、咳痰到康复医学科进行术后康复治疗。由于其长期卧病在床,心肺功能下降,进行体位站立训练时会出现呼吸急促,仅能维持不到5分钟,这让患者产生畏难情绪。康复治疗师在对其进行相关评估后,为患者制定了针对性的床旁电动站立床辅助训练方案。

初次感受站立训练时,渐渐明显的重力让先生感到些许紧张和不适应,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把手轻轻扶在患者肩膀:放轻松,有安全带系着,不会掉下来。慢慢感受脚底接触垫子的感受……还可以再高一点吗?

比起传统的脱氧站立训练时的站立困难和急促呼吸,电动站立床辅助训练能够保持氧气管供氧。同时,治疗师还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站立角度,帮助患者逐渐适应身体带来的重量。从仰卧视角回归正常直立视野,在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找回脚踏实地的感觉,焦虑情绪也得到缓解,第一次使用便可以轻松站立5分钟,让患者信心倍增。

经过两周的站立训练和上肢被动训练,先生能维持20分钟以上站立时间,且呼吸平稳、足下垂现象明显好转,为后续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很多患者和家属认为站立只是走路前的过渡阶段,实际上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康复医学科张建新主任介绍早期科学站立训练能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骨质疏松,改善呼吸循环功能,还能显著提升患者康复信心和生活质量。电动站立床辅助训练通过模拟站立姿势,帮助患者逐步适应直立状态,刺激神经功能恢复,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这种训练方式,解决了传统站立康复训练需患者频繁移动、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或呼吸功能波动的问题,尤其适用于脑卒中、脊髓损伤、骨科术后及重症监护患者。

站立能力是人类独立生活的基石。当一个人失去站立能力时,连锁反应令人震惊—肌肉以每周近12%的速度萎缩,骨密度迅速下降,关节挛缩变形;心肺功能衰退,肺炎风险倍增;更深远的是心理创伤,无助感和尊严丧失如影随形。重新站立,掌握行走的主动权,是每一名功能障碍患者重拾生活信心的关键一步。

目前,渭南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推出“床旁康复+精准评估”一体化服务模式。科室组建由康复医师、治疗师及护士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缩短康复周期。例如,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设计“被动站立—辅助站立—主动站立”三阶段训练方案;对于骨科术后患者,则通过渐进式负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科室以个性化服务,助力更多患者完成从病床生活床的康复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