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课堂 → 正文

健康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正文

睡宝 VS睡渣

发布日期:2025-08-27    作者:儿保科    来源:     点击:[]

在门诊经常碰到精疲力竭的妈妈,“宝宝要抱着才睡,放下就醒了,”“晚上一醒来就要吃奶,不吃睡不着”,“睡眠中坐起来玩耍”,“一晚上要醒来5-6次”,“宝宝晚上睡觉翻身,在床上打转转”等等,常常令妈妈苦不堪言,这些问题,是正常现象还是异常?怎么破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宝宝的睡眠,宝宝睡眠的一个周期是由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构成,也就是浅睡眠和深睡眠,一个睡眠周期大约持续50-60分钟。小宝宝的睡眠周期比较短,浅睡眠多。在浅睡眠阶段,宝宝可以出现微笑,皱眉,偶尔哭闹,翻身,不会翻身的宝宝会出现躯体蜷缩,面色通红,喉咙中发出“哼哼”的声音,在床上打转转。这些时正常现象,妈妈不用担心。

为避免宝宝出现“落地醒”,“夜晚醒来不吃奶不睡觉”,“睡眠中坐起来玩耍”“晚上醒来5-6次”等情况,我们从满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培养自己睡觉的模式,俗称“接觉”。

首先,要创造一个安静,相对黑暗的环境,衣服宽松(以大人两指可伸进去灵活活动为度),睡前安排每日固定流程如洗漱,刷牙,唱催眠曲等,睡眠时不要喂奶,拍打,抱睡,在宝宝睡意来临时放在床上,可以给宝宝一个安抚物体,如“毛巾、小毯子等”或者让宝宝吸吮手指。

已经形成不良睡眠习惯也别担心,改善宝宝睡眠睡眠不能操之过急,一般采用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消退法和渐进消退法,培养孩子自主入睡,大约1-2周孩子可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由睡渣宝宝变睡眠宝宝。

儿保科门诊针对宝宝睡眠问题,建立了睡眠评估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使宝宝享受婴儿的睡眠,妈妈安心。

儿保科睡眠门诊时间 周二、周三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