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 正文

健康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

发布日期:2023-12-04    作者:感染性疾病科 曹蕙    来源:     点击:[]

为提升青年学生防艾意识,渭南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青年志愿者走进渭南师范学院开展科普宣传。此次“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校园行活动由团市委、市卫健委、市教育局主办,市直医疗机构广泛参与。

通过活动使青年学生们更加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正视艾滋病,关注艾滋病。同时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培养积极生活方式,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保障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离不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升防艾相关知识知晓度,能有效帮助群众正确对待、科学防治艾滋病。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

  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传染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感染后可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失去一切抵抗力,最后会因一种或数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而死亡。目前尚无有效预防疫苗和治愈药物。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具很强传染性。

  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3. 性传播:不安全的性行为,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都可能引起艾滋病毒的传播。

  4. 血液传播:如果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3、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所生的孩子有一定的可能性被感染。感染可能发生在怀孕、分娩或者哺乳期。

    (三)感染HIV病毒后身体有哪些表现?

    感染HIV病毒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感觉不到身体有不适症状,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但仍能将HIV病毒传播给他人。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液中能够检测出抗体一般需要2-3周,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

    (四)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同工作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