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始建于1982年,历经四十余年创新发展,现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应急救援于一体的现代化急诊医学中心。2024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完成战略升级后,构建起"院前急救-智能预检-精准分诊-极速抢救-重症监护-住院管理-康复管理"的全维度急救体系。科室占地3000平方米,创新采用“四级分层诊疗”空间布局:一级:预检分诊台依托智能分诊系统实现危重患者(一、二级)“快速响应”。抢救区配备18张抢救床位及创伤复苏单元,医护人员同区接诊、设备环绕式布局,确保抢救半径≤5米;二级:诊疗区整合急诊内、外科诊室与检验、功能科、药房、收费处等辅助科室为一区域,保证三、四级患者经预检后实现"诊、查、治"同区闭环管理,候诊时间缩短40%;三级:监护区配置EICU、手术区,搭载ECMO、床旁血液净化等生命支持系统,形成急危重症救治“最后防线”;四级:住院、留观及犬伤处置区承担急、重症患者住院治疗、留观患者精细化照护及犬伤患者标准化处置,构建“急诊救治一体化”全链条服务体系。
现有急诊医护人员138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8人,中级职称37人;医师硕士以上学历1人,医生本科以上学历100%。年急诊量7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600余人次,抢救病人7300余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6.4%。
学科建设以六大中心特色为支柱: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静脉溶栓术)、卒中中心(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术)、创伤中心(多学科合作MDT团队救治模式)、犬伤处置中心(年均处置1000余例)及中毒救治中心(血液灌流+CRRT联合应用)。核心技术涵盖ECMO辅助下心肺复苏、气道管理与循环支持技术、CRRT技术、血液灌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多发伤多学科联合救治、动物致伤规范化处置、显微镜美容缝合技术等领域。
科研教学:作为国家级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皆为急诊领域经验丰富的主治级以上医师。配备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与模拟训练设备。多年来,凭借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急诊专业人才。开展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缺血性卒中等多个课题研究。近年获省部级、市厅级科研立项1项;科学技术奖4项;先后完成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4篇。
未来五年,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临床、教学、科研、科室文化”,借助急诊急救大平台及信息化建设,构建“一纵”即:从呼叫到确切治疗的时间,实现区域内各类急危重症救治流程的规范化、同质化 、标准化网络;“一横”即:“零通道”建设理念,通过多学科诊疗(MDT)、多系统资源协同管理模式,搭建急危重症四级联动救治平台;“一能力”即:同步高标准打造市级中毒救治示范中心,推进心脏骤停防治医联体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内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的提升。
科训:态度、细节、求实、奋进,
和谐、奉献、创新、引领。
科室服务理念:迅速、准确、有效,畅通生命绿色通道
科室电话:2168697(抢救区护士站)
高质量心肺复苏团队配合
CRRT血滤技术在急性中毒患者临床应用
中心静脉压检测技术
支气管镜下治疗技术
数据截止2025年